你願意用800個失敗,換得300個成功嗎?

HE’s note
Dec 26, 2020

--

Photo by Matt Sclarandis on Unsplash

「如果沒有那800個失敗(商品),就不會有這300個成功(商品)。」一家受到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的電商平台業者這麼說,而他口中那300個成功的商品,如今正扮演著支撐這家公司持續運營的重要活水。

如果是你,願意用1100個嘗試,換得300個成功嗎?

在已知結果的情況下,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不需要太多猶豫,當然要做。但在真實情境裡,這並非一道能夠準確計算得失和報酬的數學題。因為沒有人有準確預知未來的能力,也沒有人對未來發展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更別說這個問題還是發生在Covid-19這條幽暗隧道仍深不見底的當下。

所以更貼近真實心境的問題或許更像是這樣的:「如果已經失敗了800次,你還願意再試300次嗎?」

而且這裡也必須納入思考的是,那1100個商品,是指正式推出銷售的商品數量,所以如果真要計算成敗,那在打造出這1100個商品之前,每個商品開發背後數不清的挫折,是否也都應該計入?

實際上,在疫情影響下,該平台的市場發展範圍受到了侷限,要彌補這塊缺口,他們就不能再只是做擅長的東西,而是必須想辦法在有限的區域市場內開發出更多新商品,而這些新產品中,可能多數都是他們所不熟悉的。因此,對商品的陌生、對遊戲規則的不熟悉,或是對人脈關係網絡的缺乏等,各種大大小小的阻礙絕對少不了。

以該平台近期推出一項在市場上獲得高討論度的商品為例,其實在這個產品推出前,該電商平台團隊已經對該供應鏈廠商有過多次拜會,一直希望可以敲開對方的合作大門,卻屢屢吃下閉門羹。然而他們沒有因為一次又一次遭到拒絕就退縮,最終爭取到合作機會。

而更讓人佩服的,是該電商平台並非市場上最大、名聲最響亮的玩家,自然也不是該合作夥伴的首選。但他們抓緊這一次難得機會,提出了大膽的產品提案,成功在諸多競爭者中做出了差異化,更因此獲得該合作夥伴主事者的關注目光。

如今,他們已經扭轉了自己的地位,不再只是該合作夥伴可有可無的次要選擇。

但也如同前述所說,沒有人可以在一開始就預見結果,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少了一點忍受失敗的韌性,如果少了一點承擔風險、挑戰不可能的勇氣,都可能會讓結局變得完全不同。

該電商平台是這波疫情下,最直接受到衝擊的受災戶,不只是業績面,也包括前景不明和為了求生存所做的激烈組織改革,讓他們在這段時間流失不少人才。但終究,這個團隊裡還是有一群人沒有放棄希望持續奮戰著,也為他們爭取到持續留在場上奮戰的資格。

雖然現在以結果來說都已經是後話了,沒人敢保證800個失敗就一定可以換來300個成功。但這個團隊在困境中所展現出來的奮戰精神與強韌生命力,還是相當激勵人心。

在全球疫情顯著好轉前,可以預見該團隊未來的路仍然不好走。但如果能撐過去,相信他們也將會變得比過去更加強大。

--

--

HE’s note
HE’s note

Written by HE’s note

喜歡觀察數位科技產業的趨勢變化,並且對企業經營與商業策略有無限好奇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