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電支戰場?蝦皮重啟數位金融布局

HE’s note
4 min readMay 20, 2020

--

睽違多時,「數位金融服務」(Digital Financial Services)再次出現在東南亞網路集團Sea的季度業績簡報上。同時間,Sea在台灣的數位金融布局似也已悄悄發動。

2017年9月在美國上市時,Sea集團的組成主要來自三大事業:數位娛樂Garena、電子商務蝦皮(Shopee),以及數位金融服務AirPay。不過相對於電商和遊戲兩大支柱,AirPay先前的成績並不突出,後來到2018年第三季時,AirPay基本已經消失在Sea的季度簡報上,Sea管理階層對數位金融的成績和布局自此也未有太多著墨。同期間,Sea以愛貝錢包在台灣營運的支付事業,也是在這個時候淡出。

不過表面上雖然淡出了,Sea卻顯然沒有就此放棄這塊市場。這次趁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帶動消費者對數位金融服務的需求升高,Sea也將數位金融業務重新包裝過後,以SeaMoney的品牌再次端上檯面。

在SeaMoney底下,包含了電子錢包、小額貸款等多種數位金融業務,如AirPay、ShopeePay、Shopee PayLater等。和早期運營AirPay最大的不同,似乎就是和自家電商平台蝦皮的業務有了更多整合,並也不局限於支付業務。

雖然從Sea的公開數據來看,SeaMoney所代表的數位金融業務在第一季的營收1070萬美元,EBITDA虧損1.02億美元,對比季營收5.02億美元,活躍用戶數逾4億人的Garena;以及GMV 62億美元、營收3.14億美元的Shopee,表現仍舊稱不上突出。但Sea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李小冬顯然十分看好這塊業務的前景。

他認為疫情帶動消費者對線上消費和無接觸支付的需求增溫,也讓SeaMoney提供的數位支付和金融服務成為Sea所在重點區域裡,相當重要的基礎建設。同時他指出,自一年前開始將行動錢包整合進蝦皮的平台,至今年第一季時,使用者已逾千萬人,同時支付總額則是超過10億美元。李小冬特別提到,今年4月在蝦皮的最大市場印尼,透過自家行動錢包支付的訂單量已經超過40%。

但別以為Sea的數位金融事業調整只發生在東南亞,從一些端倪可以看出,Sea也正在調整對台灣數位金融市場的布局。

前面曾經提到,Sea集團曾以愛貝錢包的品牌在台灣市場經營過一段時間,但不同於蝦皮當年採取大手筆砸錢補貼的方式打開市場,愛貝錢包則一直沒有比較積極的作為,也沒有做出聲量,到2018年第一季後,營運幾乎停擺。

但從公開資訊可以看到,由新加坡商 SEAMONEY(PAYMENT)TW PRIVATE LIMITED 100%持有的愛貝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做了變更登記,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登記資本總額從原本的500萬元,一口氣拉高到了5億元。

看到5億元這個數字,不免讓人聯想,這是否與我國對電子支付機構設定的5億元資本額門檻有關?

其實就今年初Sea在新加坡遞件申請數位銀行牌照的舉動來看,已經可以看出Sea集團對數位金融市場的重視,而Sea在印尼等地將電子錢包與蝦皮整合的成果,似乎也已經看到一些成績,再加上台灣有整合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的電子支付新法可以期待,那麼Sea在這個時候想要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似乎也就不太讓人意外了。

那麼,假若Sea真如猜測,有意跨入電子支付市場,在方向上會是走過去愛貝錢包那種通用型電子錢包的路線,與LINE Pay、街口等業者硬碰硬;或是會更類似於全聯、全家主攻自家通路的作法呢?

從目前幾個跡象看來,似乎是先從蝦皮平台做起的可能性較高,且也是較合理的選擇。畢竟Sea雖有蝦皮的廣大用戶基礎,但在支付場景的多元性上,卻遠不如市場上既有競爭對手,而且這也絕非一時半刻就可以追上。

只是蝦皮平台的用戶雖多、交易規模也大,且已有蝦皮印尼市場的成績在先,但終究台灣消費者的支付習慣與東南亞不全然相同,另以台灣市場的經驗來看,目前也還沒有看到電支與電商結合比較成功的案例。

此外,若是選擇以蝦皮平台為主要支付場景的方向佈局,則需要考量的另一個問題可能是,對消費者行為的數據蒐集也會是比較侷限的,這點就其他金融服務的未來發展性來說,可能會是扣分。

究竟接下來Sea將如何在台灣開展數位金融服務,又是會否對台灣的電商、支付和數位金融市場帶來影響,讓人好奇。

--

--

HE’s note

喜歡觀察數位科技產業的趨勢變化,並且對企業經營與商業策略有無限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