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最新公布數據指出,截至今(2021)年9月,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者人數達1,498萬人,較上月增加46萬人,看來整體電支用戶數仍在持續攀高的上升趨勢中。不過此統計僅是「註冊會員數」,且為各電支業者的會員數加總。也就是說,用戶A如果在LINE Pay Money(一卡通)和街口都註冊成為會員,就會被計算為兩戶。換言之,這近1,500萬的用戶數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落差。
不過藉由台灣行動支付市場上兩大領先業者,LINE Pay與街口不約而同都於近期主動揭露了幾項營運資訊,或許可以讓我們對台灣整體行動支付市場的實際發展狀況多一分了解。
首先,LINE Pay繼去(2020)年首度公開在台灣的營運數據,日前則是再次揭露了今年包括用戶數、交易額與交易筆數在內的幾項關鍵營運指標。其中在用戶數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LINE Pay的用戶數已經來到980萬戶,較去年同期的840萬戶成長約17%。
如果將這當中的電子支付服務LINE Pay Money獨立出來看,則用戶數是從277萬增加到422萬,增長動能是更高的52%。
同樣地,這裡所公開的數字也只是註冊用戶,而非更具實質意義的活躍用戶。不過這邊如果以LINE Pay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支付這點來說,或許可以從交易筆數去概略推算其活躍用戶表現。
根據LINE Pay公布的數據,其今年前三季交易總筆數為1.46億筆。若以「至少完成一筆支付交易」作為日活躍用戶定義,則LINE Pay今年前三季日均交易筆數53萬筆,代表的就是最多有53萬日活躍用戶。這個數字和去年同期的31萬筆相較,約有七成的顯著增長。
當然,單一用戶在一日內很可能不只有一筆交易,所以實際日活躍用戶數很可能是低於53萬人的。另一方面,日均交易量的增加未必等同於活躍用戶數的擴大,而可能是來自個別用戶的交易筆數增加。
而且即便是以53萬人這個最大值來計算,約莫也只佔LINE Pay總用戶數的5.4%,佔比其實相當低。
那街口的表現又是如何?根據金管會公開資訊,街口的電支用戶數至今年9月正好突破500萬戶,年增率為47%,略低於LINE Pay Money;雖然街口未公布前三季的總交易筆數,也沒有提供日均交易筆數等參考資訊,但街口在近日公開了雙11的交易成績,在一日內交易了105萬筆。
同樣地,若是將日活躍用戶定義為至少完成一筆交易,則可以概略推算街口在雙11這樣的旺日高峰的日活躍用戶數最多應該就是105萬人,約佔其500萬總用戶數的21%。
很顯然,即便支付是一種高頻行為,但不論是LINE Pay或街口,活躍用戶的佔比其實都是偏低的。
當然,以支付與否作為活躍用戶的判定依據,確實是比較嚴格的定義。站在LINE Pay和街口的角度,要和這些註冊用戶產生互動、要讓用戶行為變得活絡,進而創造變現的機會,支付不是唯一選項,實際上兩家業者也都持續在嘗試透過增加更多功能和服務,給予消費者更多開啟APP的理由。但以現況來說,用戶的支付與否確實對兩家支付業者都有重要意義。
而在用戶數與交易筆數之外,再來看看兩家公司在交易額方面的表現。
累計今年前三季,LINE Pay總交易金額約成長9成,達682億元;若是單獨看LINE Pay Money,其今年前三季交易額總計166.57億元,年增幅度是更高的95%。同期間,LINE Pay Money對LINE Pay整體交易額的佔比則是從去年的2成,拉升到約24%。
而在街口方面,其前三季交易總額為237.11億元,年增41%,增幅還不到LINE Pay和LINE Pay Money的一半。兩者落差除了受到用戶規模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外,推測台灣今年5月開始的這波Covid-19疫情,或許也是一大原因。
雖說一般普遍認為Covid-19提升了消費者對無接觸支付的需求,讓行動支付業者成為此波疫情下的受惠方。但實際上,疫情同時也降低了消費者的外出意願,所以即便使用行動支付的意願提升,但整體線下交易量卻也在減少,因此這時線上交易扮演的角色就顯得特別關鍵。
而和LINE Pay相較之下,更主打年輕族群,並且也將資源重心很大一塊投入在經營線下獨立小商家的街口,受惠於這波疫情的幫助就可能沒那麼顯著。
不過即便街口的交易額增長動能遜於LINE Pay,超過4成的增長幅度其實也不算差,仍可以說是處在高速成長期。
只是這樣的成長顯然也是必要的。因為若是以前述定義的日活躍用戶數作為行動支付實質滲透率判斷,那麼對LINE Pay和街口,甚至可以說對台灣市場上所有的行動支付玩家來說,這塊市場顯然都還有很大的發展與努力空間,還不到應該減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