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就在台灣正式設立公司,中國第一大電商服務業者寶尊卻一直到2018年底才有進一步動作,在台灣召開了首場產品說明會。究竟寶尊葫蘆裡賣什麼藥?
在寶尊以CASABA這個產品名在2018年9月開設的Facebook粉絲專頁可以看到,目前粉絲數雖還不滿200人,但12月13日將在W Hotel舉辦說明會的宣傳貼文一出,一下就吸引超過700人按讚,可見市場關注程度。而實際到場的參與者除了有品牌商,也包括寶尊潛在合作夥伴,如金流業者、倉儲物流業者等。
據了解,當天在說明會現場最引起參與者共鳴的主要有兩件事:第一,寶尊稱其可以協助品牌賣家串接各大電商平台和自家官網,做到同步庫存管理,而不必擔心會有超賣等問題;第二,祭出多項早鳥優惠,如前三個月免費試用、Facebook行銷費用補貼等。
先看產品功能面這件事,寶尊除了擁有超過十年的電商系統開發和服務經驗,目前內部單單是工程團隊就有超過800人,約是台灣最大第三方電商服務業者91App整體團隊規模的兩倍有餘,而且寶尊單一季度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經費的投入就超過人民幣兩千萬元。業界對於寶尊的技術實力一直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而這次他們來台主打的多平台庫存同步管理系統,顯然打中了許多品牌業者的經營痛點,也確實是目前台灣市場上其他電商服務業者較力有未逮的部分。當天說明會參與者表示:「如果他們講的都是真的,那真的很強。」
只是台灣電商業者指出,寶尊技術實力雖強,這次在台灣主推的卻不是他們最擅長的大品牌電商代運營服務,而是瞄準中小企業的CASABA開店平台。相較於過去寶尊是以服務大品牌為主,因客戶數少,可以為每家客戶量身打造高度客製化服務。可以想像,客戶數如果從不到200家一下擴大為成千上萬家領域各不相同的中小企業,恐怕會是一大考驗。
在電商產業有十多年資歷,目前擔任奧東商務發展資深總監,負責網路開店平台likestore業務的蔡瑞音也指出,不同於中國電商市場幾乎是被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業者瓜分,台灣則不論是PChome、momo,還是雅虎等,沒有單一業者位居絕對領先,所以平台和流量都相對分散。再加上台灣電商平台對開放API的態度較保守,寶尊恐怕很難施展他們在開發各種電商運營小工具和數據分析上的強項。
除功能面外,有業者擔心,擁有逾17億美元身價的寶尊如果有心要玩砸錢遊戲,恐怕會讓台灣市場上其他同類型業者難以招架。而且據了解台灣對寶尊來說,練兵意義更大於市場意義,最終目標是想將新CASABA這個產品推向東南亞。在這樣的策略下,台灣市場獲利與否似乎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不過也有資深電商主管認為,寶尊是從B2B電商代運營業務起家,商業邏輯和蝦皮這類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平台不同,可以說他們的企業DNA是第一天就要賺錢,不太可能走蝦皮那種大規模補貼戰。而從寶尊的財報和過去幾年的發展軌跡來看,玩補貼確實也不是他們的風格。寶尊創辦人暨執行長仇文彬曾說:「我們看自己,兩個指標重要,一個是價值、一個是價格。我們對把寶尊價值做高說實在是更在意的。」
而且就算寶尊真的大打補貼,蔡瑞音也認為效果有限。實際上,likestore剛上線時,曾大撒LINE POINTS行銷補貼,成效卻不如預期。後來她們改變打法,一一去邀請賣家、一對一教學,逐步建立用戶信心,再加上奧東新一輪募資消息曝光,用戶數才開始有顯著成長。
蔡瑞音的觀察是:「雖然不景氣大家在乎預算,但大家更怕你倒。」畢竟企業客戶相對消費者省小錢,更在乎的是系統穩定度、可靠度等對業績帶來的長期影響。特別是規模愈大的業者,對系統功能的重視程度愈高。
而說到信任問題,中資標籤恐怕會成為寶尊來台發展的一大阻礙。不過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副主任王義智認為,企業或許會對中資有疑慮,但對有心往中國發展的人,寶尊的背景反而可能是吸引力。
整體來說,寶尊雖挾著深厚技術,和龐大資金實力來台,眼前要面對的挑戰卻也不少。當然,寶尊從在台灣設立公司,到正式開出第一砲,中間時隔長達四年,據了解這段期間他們默默做了不少功課和努力。所以實際上寶尊將帶來什麼效應,或許今年3月服務正式上線後,會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