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母變老母雞?LINE廣告成長減速中

HE’s note
3 min readOct 31, 2019

--

來源:LINE官方部落格

四大核心市場的用戶數下滑,以及財報持續虧損,對LINE都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對LINE營收貢獻超過5成的廣告金雞母成長乏力,卻可能是警訊。特別是在LINE策略事業燒錢不斷、虧損連連的情況下,廣告成長趨緩對LINE更顯沉重。

過去幾年來,包括LINE官方帳號在內的廣告業務,是LINE最主要的成長動能,不過觀察LINE過去幾個季度來的表現,廣告營收年成長率似有快速下滑的走勢。相對於2018年第二季還有超過四成的成長率,至2018年第三季已經掉到兩成,而今年以來的增長速度則是都低於兩成,並持續往10%靠攏。

在用戶規模無法成長,甚至還在縮小的情況下,奠基於用戶基礎之上的業務發展要拚成長本來就會變得比較困難。或也因為如此,過去一年多來,可以看到LINE對廣告事業有更多比較大的嘗試和改變,如合併LINE官方帳號和LINE@就是一例。

不過這個計畫的推展進度顯然不如預期,截至目前為止,似乎只有在日本市場確實執行。其他市場如台灣和泰國,都還處於緩衝期。而就今年第三季的表現來看,LINE官方帳號的數量看似大幅增加,卻沒有帶來相對應的營收增長。

除了從官方帳號著手改革,這一年多來也可以明顯感覺到LINE拚命在App裡面「找洞挖」,希望創造出更多可變現的空間,如Smart Channel的推出,就給人一種LINE被逼到牆角的感覺。

因為Smart Channel的名字雖然取得很好聽,但說白了,這個設計基本上就是要迫使每個消費者一打開LINE,就得看廣告。相信若非逼不得已,LINE應該不會輕易想要做這種挑戰使用者體驗的嘗試。

不過就業務面的角度,LINE共同執行長出澤剛表示,廣告主對Smart Channel的評價相當正面。而在嘗到甜頭之後,LINE現在也打算再更進一步,在Smart Channel的文字推播訊息之外,再增加「Talk Head View」影音推播。

另外LINE還有self-serve ads、LINE Flyer等更多廣告產品,也陸續於近期,或計畫在第四季推出。不過一般來說,LINE的新廣告產品通常會先在日本推行,後續才會推展到其他市場。而這些新產品是否可以對業績帶來助益,還有待時間驗證。

來源:LINE

--

--

HE’s note
HE’s note

Written by HE’s note

喜歡觀察數位科技產業的趨勢變化,並且對企業經營與商業策略有無限好奇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