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零售成績單

HE’s note
4 min readApr 1, 2020

--

總結2019年成績,台灣幾大電商平台的營收增長動能仍強,但若要說獲利,則實體零售業者顯然更勝一籌。

首先來看台灣幾家有公開財務資訊的電商平台在2019年的表現,營收方面,位居領先群的兩大指標電商平台momo和PChome,年增幅度分別約23%和12%,達518億元和388.8億元。如先前在《雙11拉開了台灣電商雙雄的距離》一文中提到的,兩大平台的差距已經明顯拉開。

而這邊也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有一說法,指momo的營收增長動能有一定比例來自於和集團公司台灣大之間的企業交易。不過實際從momo財報揭露資訊可以看到,去年momo對台灣大的銷貨金額約1.59億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其實非常低;另momo去年從台灣大的進貨金額則約11.36億元,金額相對高一些,有助於momo在3C市場經營的強化,但對比momo整體營收,這些交易金額的影響數其實沒有外界想像來得大。

當然,momo和台灣大約莫是從去年第二季才開始有比較多的交易和合作,因此這方面的影響數在今年會否進一步擴大,值得觀察。

而在兩大指標電商平台之外,其他電商業者中,以松果購物去年的增幅最大,超過9成;然後是露天拍賣年增8.7%達9.37億元。只是露天營收雖見回升,卻也還未能回到巔峰時期水準;另創業家兄弟去年營收僅小增2.66%;商店街則是有約11%的下滑。

再來看看獲利表現。首先是PChome集團整體獲利在2019年有明顯好轉,其中除了商店街仍持續虧損,PChome和露天都已經擺脫赤字,分別有1.62億元和0.59億元的獲利,而唯一虧損的商店街,虧損規模也已經從原先約20億元,大幅收斂到一億元左右。實際上,商店街的虧損收斂,正是PChome和露天得以由虧轉盈的關鍵。

除了獲利轉正的PChome集團,其餘幾家電商業者去年度獲利多呈現下滑,如momo營收雖有23%的成長,但在毛利率和營益率持續下探,加以去年無稅務優惠利益可認列的情況下,最終獲利未能跟著營收創高,而是有約3.9%的小幅下滑。

即便獲利出現衰退,但只要能夠確保獲利將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對股東能夠有所交代,預期momo接下來還是會持續採取捨毛利換市占的攻勢。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博客來。雖然就獲利的絕對數字排名來說,博客來仍位居各家電商當中的第二位,可說是電商界穩定獲利的模範生。但從近三年的獲利數字變化卻也可以看到,這已經是博客來連續第二年衰退,至2019年已經跌破4億元,後續走勢值得關注。

另創業家兄弟旗下松果購物去年獲利大增120%,但創業家兄弟本身則是有將近20%的衰退,分別包辦了2019年台灣電商的最佳成長和最大衰退。

最後是遠東集團旗下遠時數位,自2017年合併以來,其虧損規模持續收斂,至去年已經減至2.05億元。

除了電商,台灣幾家以實體經營為主體的大型連鎖零售通路成績又是如何。

首先看營收的部分,除燦坤和特力,多數業者在2019年都是成長的。雖然增長幅度多只在個位數,如統一超年增5.8%、全家年增8.3%,但這些業者的營收相比電商卻也大上許多,如統一超的營收已經超過2500億元、全家則是超過777億元,在這樣的營收基礎下,每增長一個百分比,所代表的價值也是更巨大的。

另外營收規模在百億元之上,分別達175億元和157.9億元的全國電子與寶雅,去年分別也有7.24%和12.1%的年成長表現。

再就獲利角度來看,台灣實體零售業者的整體表現明顯比電商來得更好。如遠百、全家、康是美和寶雅,年增幅度分別是35.2%、13.4%、10.7%、10.4%,都達兩位數以上。另外全國電子、家樂福和統一超分別也有8.9%、8%和3%成長。

再來看獲利的絕對數字,除了統一超大賺逾百億元,家樂福、全家和寶雅也分別都有超過18億元的獲利。整體獲利規模明顯要比電商業者大上許多。

可以說,電商雖然還在持續侵蝕線下零售市場份額,但即使是營收規模最大的momo,迄今距離台灣的零售領先群還是有一段距離;而且台灣幾家大型連鎖零售通路業者除了基礎實力堅強,過去幾年在產品、技術、服務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也持續有許多嘗試和努力,成功帶動了營收增長,並且在獲利有出色表現。

即使全球來看,許多實體零售業者都因為網路趨勢發展面臨了巨大挑戰,但就台灣實體零售商來說,似乎仍大有可為。

--

--

HE’s note

喜歡觀察數位科技產業的趨勢變化,並且對企業經營與商業策略有無限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