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超取不稀奇,現在外賣餐盒也有超商取貨服務了。
7–11在21日宣布攜手王品集團和晶華酒店推出「外送店取」餐盒服務,並喊出要成為全台最大美食中繼站的目標。以7–11在全台擁有超過5600家超商門市的密度,這樣的策略看來相當合理。不過細看其執行方式,卻也不免讓人留下問號。
根據《數位時代》的報導,7–11提供外送店取的訂購媒介,是門市內的ibon機台。消費者必須先於前一日中午12點前在ibon上完成餐點預定,並在15分鐘內持小白單到櫃檯結帳,如此才能在隔日中午12:00至13:30之間憑小白單至原預訂門市取餐。
為什麼是ibon,而不是App?
站在超商經營的立場,使用ibon作為消費者外送點餐的介面確實有其好處。一方面,要使用ibon機台,消費者就一定要走入門市,這等於為門市多創造了一次消費者消費的機會;二方面,ibon必須搭配小白單到櫃台結帳,在帳務處理更單純,也可以確保收入歸於線下門市,不至引起門市反彈。
但如果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透過App點餐比ibon更不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體驗上應該會是更加便利的。而且即使是從超商的角度,以7–11 OPEN POINT App的會員數量已逾900萬人來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善用既有資源,且觸及率更高、使用門檻也更低的方式。
推測7–11之選擇使用ibon而非App,可能是因為在系統串接上,要把外送店取服務放入OPEN POINT App內,開發的時間更長,難度和需要付出的成本也都更高;但相對之下,因為目前7–11看待這項服務還只是一個不知成效和回報率如何的「試驗」,自然在投資上就可能更謹慎保守。
而且以目前全台7–11只有一家示範門市可以提供外送店取服務來說,確實也沒有將這個服務一口氣推廣到900萬會員手上的必要。
只是,透過ibon和App點餐的體驗畢竟大不同,如此試驗出來的消費者反應,是否能真實反映出消費者對外送店取服務的接受度?又或者,在KIOSK機台與自家App之間,是否還存在另一種可以兼顧使用者體驗與投資成本的方式?
此外,同樣的概念,可以預期未來很可能也會看到其他超商業者跟進推出。如此讓人不禁好奇,如果是由更早開始會員App經營的全家便利商店來執行,會不會採取不同的策略,又將會提供什麼樣的外送店取體驗。
過去超商取貨的誕生,對台灣的超商和電商發展都帶來了重大影響;那麼外送店取的出現,會不會也為超商成長帶來新一波成長,又會不會對餐飲業和外送平台的生態帶來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