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在這個季度財報首度公布了LINE Pay的全球活躍用戶數,而這個數字似乎不如想像中的LINE Pay強大。雖然LINE不願提供各區域數據,但從種種跡象來看,LINE Pay在台灣想取得絕對領先地位,還得更加努力了。
LINE第一季財報出爐,壞消息多過好消息。首先是營收成長動能持續減弱,在第一季的年增幅度僅13.5%,營收相較去年第四季還呈現衰退,同時虧損金額則是大幅擴大至107億日圓。
還有在用戶數變化方面,即便LINE在日本市場的活躍用戶數持續增長,已經達到8000萬人,卻因為印尼市場持續衰退,至第一季僅剩下1900萬人,所以總計LINE在日、泰、台、印四大主要市場的總用戶數比去年同期還少了100萬人,掉到1.64億人。
而值得注意的是,LINE在這個季度財報首度公布了LINE Pay全球活躍用戶數:430萬人。
乍看之下可能會以為看錯了,因為今年一月LINE Pay在台灣舉辦記者會時,曾給過一個用戶數「500萬人」的數字,怎麼台灣用戶超過500萬人,全球用戶卻只有430萬人?關鍵就在於,LINE Pay台灣當時給的數字其實是指自2015年以來在台灣市場的「累績」用戶數,非活躍用戶數。
只是LINE Pay全球活躍用戶數若只有430萬人,則台灣市場勢必還要更低於這個數字。
即便從過去公開的LINE Pay交易金額走勢可以看到,每當台灣進入繳稅、繳保費旺季,LINE Pay全球交易額就會出現巨幅波動,由此可知LINE Pay台灣市場佔有相當的分量。
但LINE在日本市場畢竟有高達8000萬活躍用戶,用戶基礎是台灣的四倍,且過去一年LINE投資在日本推廣LINE Pay的資源絕對不小於台灣,再加上LINE Pay也不只進入台灣和日本,還有泰國市場,以此來看,LINE Pay在台灣的活躍用戶數或許沒有想像中這麼高。
但因為LINE官方不願透露各區域確切的LINE Pay活躍用戶數據,所以目前LINE Pay在台灣的唯一公開資料只有LINE Pay一卡通的每月使用者數更新可供參考。
以金管會最新公布的2月數字來說,LINE Pay一卡通使用者人數為130萬人。只是從收付金額、轉帳金額、儲值金額等幾個指標來看,這當中可能也有很多是不活躍的「殭屍帳戶」。
此外,相對於去年9月LINE Pay一卡通剛上線時的用戶數暴衝,如今成長動能似已有趨緩跡象;不只如此,從LINE的簡報上可以看到,在日本市場積極宣傳、結盟、擴大LINE Pay使用據點,並且也祭出行銷補貼方案之下,LINE Pay第一季全球交易額卻下滑至2520億日圓,是近四個季度以來的最差表現。
對此LINE除了歸因於去年第四季有台灣市場用於繳保費的一次性影響,也特別點出LINE Pay中國信託聯名卡的LINE Points回饋在2019年已經從原本的2%降至1%。看來這項調整確實對LINE Pay的交易額和消費者活躍度造成一定程度衝擊。而且目前看來,LINE Pay在台灣似乎無法和其他銀行推出其他更優惠的聯名卡合作。
整體來說,LINE Pay在台灣市場要取得絕對領先地位,看來還有一段路要走,而要如何在聯名卡優惠縮水後維持成長動能不墜,也讓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