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暨執行長孫正義2016年發起募集的千億美元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已經花掉650億~700億美元。從軟銀二月季度財報會議上公開的資料可以看到, 目前願景基金完成投資的公司有71家,當中有為數不少的公司獲得超過10億美元投資,也因此創造出不少新獨角獸。
而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CNBC訪問時,孫正義強調,願景基金在選擇投資對象時,「AI」是他最看重的,也指出目前願景基金投資組合中,多是以AI為核心驅動產業革新的公司。然而在這個基礎下,極度受到孫正義關愛的共享辦公室WeWork又該如何與AI拉上關係?
軟銀願景基金先是在2017年投資WeWork 44億美元,接著又加碼10億美元,然後2018年一度有意投資160億美元取得WeWork控制權,只是後續傳出因市場動盪與基金夥伴反對等因素而作罷。即便如此,最終軟銀願景基金還是再加碼了20億美元。
面對各界的質疑,孫正義是這麼解釋的:「很多人認為WeWork不過就是在做不動產、只是眾多共享辦公室之一,但我不是這麼看的。」他拿Facebook與WeWork相比擬,「一開始大家也不知道Facebook的力量,認為那只是在上面寫一堆文字、放一堆照片,然後介紹一些人。」後來大家才發現真正的價值是社群,而他看到的WeWork也是一個社群,一個工作社群,一個WeWork會員可以相互交流、互助的社群,
他舉例,今天一個使用WeWork共享辦公室的新創團隊,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需要設計師、會計師、律師等等許多沒有辦法靠自己完成的工作,這時藉由WeWork的會員網絡,系統可以主動推薦,告訴你隔壁棟大樓的WeWork辦公室裡就有你需要的人才或團隊,要不要安排一場會議,或是在周五晚上舉辦一場派對?或者,合作對象也可能來自紐約、日本等遍布全世界WeWork辦公室的團隊。
孫正義形容,這就像是Amazon可以根據會員購買紀錄和喜好,主動推薦下一個商品一樣,AI也在WeWork扮演了類似關鍵角色,而且他認為這將有助於使用共享辦公室的團隊,在節省租金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生產力和工作樂趣。「從CEO、CFO的角度來看,這是很棒的。」他說。
此外,對於WeWork的營運赤字,孫正義也頗不以為然,認為那只是會計上的呈現,並形容這就像很多訂閱制服務一樣,初期因為要投資基礎建設、要獲取大量用戶,所以前期會有高額資本支出。但這些成本不會一直直線上升,而會逐漸趨緩。往往這類型公司開始賺錢後,增長速度也會是很快的。他以WeWork進入日本市場為例,表示只花一年時間就轉盈了。
同時孫正義也再以今天市值高達4907億美元的Facebook當例子,表示當年Facebook即使在IPO一段時間後,也沒能立即擺脫虧損,不認為WeWork現在的虧損會是太大的問題。而他至今對WeWork也還是有滿滿熱情:「如果可以,我還會再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