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山寨王變品牌孵化器,拼多多能翻轉假貨平台罵名?

HE’s note
4 min readMar 16, 2019

想維持低價特點,又想解決假貨問題,C2M會是拼多多一個重要解方。而持續增長的用戶規模和用戶黏性,則是拼多多最大的後盾。不過要透過C2M孵化品牌,有這麼容易嗎?

圖片來源:拼多多

中國電商新星拼多多最新營運數字公布,雖然虧損規模還在持續擴大,但總計2018年GMV(平台交易額)人民幣4716億元,年成長234%;同時活躍買家數量則是淨增加1.74億人,將整體活躍買家數拉高至4.19億人,展現出強勁成長動能。

而且在整體用戶數成長外,每個用戶的平均年採購頻次從18次增加到28次,年平均消費額則是幾乎翻倍,達人民幣1127元。顯然這些用戶與平台的互動數更多,也變得更黏了。

用戶基礎的持續擴張和用戶黏性的持續成長,都在加大拼多多對品牌商的吸引力,而拼多多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崢看來也想趁勢擺脫專賣假貨和山寨品的負面標籤。

圖片來源:拼多多

黃崢強調,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拼多多已經陸續導入多種技術,如圖像過濾、文字和影像辨別等方式,對抗平台上的侵權商家。同時也藉由內部系統的強化,做到大規模監控銷售清單,標記可疑行為,再由品質控管小組,以人工方式跟進調查。他表示目前已經下架超過六萬家違規商店,阻擋超過三千萬個問題連結。

此外,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徐湉指出,他們會讓高品質的商家獲取更多流量,並且提供更低的交易服務費,反之,劣質商家則是更不易獲得流量,也要負擔較高交易服務費用,以此加速汰弱留強。

「即便如此,我們的商家數量還是在快速擴張。」他表示去年第一季時,拼多多的活躍商家數才剛突破100萬家,而至去年底則是已經成長到360萬家。

但拼多多如果只是一昧地加大清掃問題商家的力道,恐怕會降低平台既有的低價商品特點,也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因此在拉高平台品質的同時,也得想辦法持續注入更多高CP值商品的選擇。為此,拼多多除了提出多樣吸引品牌進駐的方案,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計畫」。

黃崢認為,中國本就具備世界級製造和產品設計能力,加上中國內需持續增長,是發展品牌很好的機會。當然他也清楚,過往這些製造商因為少有直接接觸終端消費者的經驗,所以不了解消費者要什麼,同時消費者端則是缺少對這些製造商品牌的認知度與信任感。但他相信拼多多有能力扮演中間的橋樑,解決這個痛點。

圖片來源:拼多多

首先,拼多多有4.19億用戶的基礎和高互動量,也已經展現出聚合大量市場需求的能力,這會讓製造商有信心投資生產;二者,拼多多平台上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分析也可以協助製造商規劃出更符合個人化需求的產品,以及更精準預估需求量,減少供應鏈不必要的製造浪費。一旦有了更好的成本結構,自然就可以打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我們可以協助製造商決定應該賣什麼產品、賣給誰、如何賣。」黃崢說。

在拼多多首波新品牌計畫中,他們從數千件申請先挑選出來自不同產業的20家製造商,從電子產品到尿布、保溫杯都有。以家衛士為例,其母公司松騰實業原本是以幫國際大品牌代工掃地機器人的製造商,後來和拼多多合作,已經賣出11萬台自有品牌掃地機器人。也因為初步成績不俗,拼多多預計今年還要將合作擴大到100家製造夥伴,並喊出2020年達1000家的目標。

黃崢相信,隨著通路和購物形式的轉變,將會有更多新的傑出品牌在中國市場出現,並看好這些品牌在未來還可能進化成國際品牌。

雖然黃崢明白表示:「我們不期待所有事情在未來一、兩年發生。」但他也說:「看遠一點,三年、五年、十年,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中國製造商崛起變成新品牌。」在他看來,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而這樣的趨勢發展對拼多多來說,不僅僅是洗刷與山寨商品連結惡名的重要機會,這種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從消費者到工廠)模式,更是拼多多在試圖拉高平台上商品品質同時,仍能繼續維持低價特點的關鍵。

--

--

HE’s note

喜歡觀察數位科技產業的趨勢變化,並且對企業經營與商業策略有無限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