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集團第三季財報公布,其中電商事業蝦皮營收繼續維持住三位數高速增長,並二度調升了全年營收目標,上看8.8億美元~9.2億美元。不過即使營收持續有長進,目前佔GMV的比重也還只有5.6%,仍未能有效縮減虧損規模。
而且不同於營收的強勁成長,蝦皮的GMV動能則是在持續減弱中。根據蝦皮公開數據,其GMV年增幅在今年第一季首度掉到兩位數,然後就一路往下,至第三季時,GMV年增幅只能勉強保住七成。
相對之下,其訂單量的成長表現稍好,在第三季重新回到年增103%的三位數增長。而GMV與訂單量增長不同調的背後,一方面可能來自市場拓展,進入消費水準較低的鄉村城市,拉低了客單;或者也可能是蝦皮為維持平台交易熱度,因此透過大量促銷活動等手法拉低平均購買單價,導致ARPU下滑。
而以蝦皮營收來源包括手續費、服務費、廣告費和交易分潤來看,營收其實不必然和客單價有直接相關,也就可以想像拉升交易量對蝦皮來說,可能會比拉高客單價在衝刺營收這件事上更顯重要。
從Sea財報除了可以了解蝦皮整體市場表現,在這個季度財報會議上,蝦皮也再次藉由台灣市場強調其電商獲利能力。
相對於前兩個季度Sea集團執行長李小冬口中的蝦皮台灣開始賺錢,指的其實是扣除總部費用攤提後的EBITDA轉正,這一季他們則是強調在不排除總部費用攤提的情況下,EBITDA也呈現正數。